深度分析 臉書創辦人的國會作證,教我職場應對進退的5個技巧 2018-04-16 4 月 10、11 日,臉書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,在美國參議院、眾議院作證。 兩天、十小時、100 名國會議員的「拷問」。一語道破的一幕,是一位議員問馬克:「你願意告訴大家你昨晚住哪家旅館嗎?」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把精品旅館開在大學旁邊,比開在市中心還賺錢!? 出身平凡的他,用10年成為最受矚目的飯店業大亨 2018-04-13 經營旅館,其實就是當專業短期房東—提供旅客短期住宿。地點越多人潮、設備越高級、服務越精緻,住宿價格就可以要高價,經營者的收入就會更高。在這樣的常規邏輯下,在美國偏僻的大學城旁邊,投資一家風格獨具的精品酒店,你覺得會是個好主意嗎?有個人就做了這樣的豪賭,而且還在 3 年內、12 所大學旁,一口氣開了 12 家酒店。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會「變色」的咖啡?用漏斗來乾杯?會打招呼的盤子⋯不是為了美味,而是為了? 2018-04-11 Facebook 的崛起,改變了我們和親友的溝通方法。Instagram 進一步的將短文字的溝通,變成以圖片為主。而這股風潮,也改變了很多企業行銷的方法,特別是飲食業。本文將介紹在這個人人都是「美食評論家」時代,餐飲業者是如何行銷的。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音樂串流公司「Spotify」股票上市給我的 5 點啟發 2018-04-09 4月3日,音樂串流公司「Spotify」在紐約證交所上市,第一天的市值是 265 億美金。 這數字令人振奮,不只是因為這家公司成功了,而是整個音樂產業復活了。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「第三波咖啡」教我在飽和市場中獲利的 3 種方法 2018-04-02 3月30日,洛杉磯法官作出裁決:在加州的咖啡公司必須在產品上標註「咖啡中有某種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癌症」。 這新聞讓我喝了杯咖啡,開始整理美國「第三波咖啡」風潮中的成功案例。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觀光景點驗票只需要「靠一張臉」!看人臉辨識在各種企業的 4 個應用 2018-03-29 近來 Facebook 個資被劍橋分析 (Cambridge Analytica) 不當擷取的事件,讓大家都開始思考如何在隱私與方便中找到一個平衡點。今天,如果我們出門什麼證件都不用攜帶,單靠人臉辨識就已經可以辨識身分,大家會不會有疑慮呢?本文將帶大家看看人臉辨識目前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。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你快樂嗎?這家芬蘭公司用 3 招讓客戶回饋變得更容易,成功募得 1450 萬美元的資金 2018-03-28 我們在餐廳消費時,一定都有遇過服務生在餐後請我們填寫問卷。看到「落落長」的問卷,我們很多時候都選擇不填。畢竟,誰有那麼多「美國時間」,來消費還要幫餐廳改善服務品質?一家芬蘭公司看到這個商機,因此,發明了「笑臉回饋系統」,讓消費者可以快速的將他們的想法回饋給店家。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賣膠囊咖啡也可以走「平台經濟」?看這間公司如何拉幫結派,迅速崛起成為美國第三大飲料集團 2018-03-27 Keurig 原本是美國一家販賣精緻咖啡的小咖啡館。它靠著精準抓住消費者口味、「開放模式」、以及引進外部資金,成長為美國第三大飲料集團。讓我們看看它將小蝦米變成大鯨魚的成功方法。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當訊息爆炸,有效的行銷法是「沈浸」,而非「推銷」 2018-03-26 3月9日,美國最大的音樂、電影、科技展「South By Southwest」(「西南偏南」,簡稱「SXSW」),在德州奧斯汀舉行。 SXSW每年吸引30萬人參加。因為參加者都是年輕的潮流領導者,所以音樂、電影、科技的大咖和新人,都會在這裡發表新作。2007年,Twitter在這展露頭角。今年,史蒂芬史匹柏帶著新片《一級玩家》登台。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「明天再說」讓你一事無成?經濟學家教我們用這 5 招戰勝拖拖拉拉! 2018-03-23 晚上睡覺前想到一天完成了很多事,會讓大腦的獎勵系統十分開心,心情大好。但真實的情況卻往往是:我們習慣拖延,就算是重要的事也一樣:該回的信不回,該動的計畫不動,而且今天不做,明天和後天也不見得會做。到底,我們該如何戰勝「明天再說」的誘惑呢?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賣輪胎的竟然推出「美食旅遊聖經」!米其林教我們「內容行銷」的3個技巧 2018-03-22 今年 3 月 14 日,米其林發布《台北指南》,為我們增加了 20 家「排隊美食」。但是,你有沒有想過,米其林身為世界聞名的輪胎公司,為何要每年出版《米其林指南》(Le Guide Michelin),而且還將它打造成美食和旅遊界的權威評鑑呢?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還在建立「人際關係」?這位美國媒體公司執行長告訴我們,用這 3 步驟建立「有意義的連結」,才能得到更強大的優勢 2018-03-20 美國媒體公司 XO Group(主要涉及婚禮、新居、以及家庭相關議題)的 CEO Mike Steib 常被人認為是天生的社交人才。在各種場合中 Steib 都能夠靠著他的社交手腕,讓他成為眾人的目光焦點。其實,Steib 是一個內向的人,他承認和我們一樣,在遇到不認識的人的時候,會感到尷尬、焦慮、和不確定。讓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將陌生人,變成有意義的連結。 閱讀更多 分享:
深度分析 諾貝爾奬得主鼓勵民眾買槍?他的邏輯幫助我提高與人溝通和共事的成效 2018-03-19 2月14日,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校園槍擊,17人死亡。 2月28日,美國最大的運動用品通路宣布,不再販賣攻擊性槍枝,也不再賣槍給21歲以下的消費者。 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Richard Thaler,讚美這家運動用品公司,他說: 「去那裡買。『反杯葛』。」 閱讀更多 分享: